幽默指的是當個體接收到兩個不協調的資訊時,在成功解決這些不協調訊息之後,所引發情感反應與笑的行為。由定義可知幽默包括ABC三成份:幽默理解(cognition)、幽默欣賞之情感反應(affect)、幽默行為(behavior)。
學界之共識認為幽默理解旨在解決不協調的資訊(即失諧-解困)。但此過程中,心智理論(theory of mind)存在是否有其必要性,學界仍存在爭議。換句話說,伴隨在幽默理解之後的行為,是否來自於觀察並了解笑話主角的思考歷程(theory of mind),學界尚未有一致之看法。此外,文獻中諸多先前研究,對於幽默材料是文字或圖像的區分並不明確,且未直接比較文字或圖像的效果。故本研究之實驗一(N=33)比較不同形式(文字或圖像)幽默材料以及幽默內涵(是否內含心智理論之內容)對幽默理解與欣賞之效果。結果指出在單獨呈現文字或圖像幽默形式時,圖像形式的幽默處理時間較文字形式幽默長,ToM幽默內涵須涉入較多心智能力,且ToM與圖像同時呈現時,認知處理的時間最長。
實驗二(N=35)探討圖文混合形式幽默材料對幽默理解與欣賞歷程之效果。結果顯示,在呈現圖文混合幽默形式時,ToM的主觀評定好笑程度及平均瞳孔較non-ToM高,且心智幽默的處理歷程較非心智快。
本研究指出圖像或文字幽默單獨出現時,圖像形式與心智理論內容皆需較長的認知處理。但圖像與文字混合一起出現時,圖像與心智幽默的處理反而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