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越來越重視健康,其一年的商機即高達二百五十億元,其中精類食品一年的市場約有二十億元。故此對於雞精消費之潛在市場開發,業者除欲極力擺脫雞精於特殊時機(如考試、補充體力、生病等)才飲用之刻板印象外,並積極塑造雞精成為適合每天飲用的食品。然各品牌雞精產品皆有所差異,而所謂消費者對於雞精的各項特徵其重視程度為何呢?此乃激發本研究的最大動機。
本文參酌前人之研究,以Lancaster(1966)的特徵消費理論及CGCM模型(consumer goods characteristic model)作為理論基礎,並區分為營養素特徵、感觀特徵與品牌等三類加以探討,其中相關資料蒐集則取自台灣地區2000-04年間。至於實證推估,先以SPSS(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線性迴歸分析其各項特徵之顯著程度,再採用一般化的box-cox函數轉換法,且為避免資料上可能有異質性的現象,故再以最小平方法推估雞精的特徵價格方程式。
而本研究所得到的結論如下:(1)營養素特徵之邊際價格中以蛋白質為最高其每100cc之隱含價格為26.4元,最差為脂肪-3.49元。(2)感觀特徵中ISO標章9.76元最高,而添加物的多寡和與便利性相關之型態其隱含價格則為負。(3)品牌中則以大成鹿野為最高白蘭氏次之。(4)消費者於選購雞精時其對於各特徵之重視比前三項分別為營養素53.2﹪、品質標章27.16﹪及型態14.21﹪。(5)就現有市場(2004年)之雞精售價與標準化雞精之隱含價格相比較,偏高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