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94286/110023 (86%)
Visitors : 21658631      Online Users : 455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ASIA unversity > 管理學院 > 經營管理學系  > 博碩士論文 >  Item 310904400/107203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asiair.asia.edu.tw/ir/handle/310904400/107203


    Title: 兩岸佛學比較之研究
    Authors: 林凱原
    Contributors: 經營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Keywords: 佛學;兩岸佛學;兩岸佛學比較;兩岸佛學差異
    Date: 2017
    Issue Date: 2017-03-07 02:00:30 (UTC+0)
    Publisher: 亞洲大學
    Abstract: 本研究目的欲探討兩岸佛學各有何不同之差異:兩岸佛教團體人間佛教實踐之比較、兩岸佛教團體慈善公益實踐之比較、兩岸佛教教育環境差異之比較。
    經深度訪談結果分析:兩岸的佛教雖然面對社會背景是全然的不同,但其文化精神是相符的,是人們永恆的生活信念與精神支柱,是人們面對歷史的挑戰的文化模式。在這個末法的時代,容易激發人們內心的自我探究潛在意識觀,以佛法重新建立在深層內心的民族精神,除了回到原始的佛教,更要積極尋找自我的本能,在對應時代的新境界來創造佛法。
    寺廟的存在是為了要弘揚佛法,而僧侶就是實踐佛法的專職人員在適時的時機深入民間契機說法,並憑藉著佛陀的教誨。民眾的信仰與奉行會帶來佛教的生命力;而僧侶自身修行是為了弘法及利益眾生。
    二千年來佛教在中國的發展,是佛教創造了環境,不是環境限制了佛教,環境愈惡劣愈有爆發力。佛法的弘法與宣揚,是集體的共業與使命;生態環境的不同就是兩岸人間佛教發展形態最主要的差別,但是環境的限制不能成為作為缺乏自我突破與改革的藉口,佛教本身就具有著積極革新與創造的精神,契機於佛法真理來對應時代的潮流。
    兩岸佛教團體設立的慈善事業正在發展,內陸的發展基礎比較低,發展的速度相對比較快。如果我們能夠加強交流,相互學習,盡最大的努力改進,對民間慈善和整個社會福利將產生更積極的絕對影響。
    Appears in Collections:[經營管理學系 ] 博碩士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56View/Open


    All items in ASIAIR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