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IA unversity:Item 310904400/101997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94286/110023 (86%)
Visitors : 21700110      Online Users : 521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asiair.asia.edu.tw/ir/handle/310904400/101997


    Title: 台灣棒球選手的培養歷程與流失因素
    Authors: 梁心為
    Contributors: 休閒與遊憩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Keywords: 台灣棒球;球員外流;教練師資;訓練環境;運動環境
    Date: 2017
    Issue Date: 2017-02-24 06:03:14 (UTC+0)
    Publisher: 亞洲大學
    Abstract: 本論文一共分為五個章節來探討台灣棒球選手的培養歷程與流失因素,包括緒論、文獻探討、研究方法、訪談分析、結論與建議。
    首先,在第一章緒論提出了本研究的背景、動機與目的。台灣的棒球環境讓職業棒球選手受限,加上政策面、培訓面、贊助面都日漸低落,再加上缺乏良好的環境,導致優秀選手大量人才流失的現象。而台灣在2009年職業棒球假球案爆發後,對職棒球迷的心理造成信任、情感上的破壞與衝擊,更凸顯在運動產業長期被忽視、毫無培訓計畫的當下,幾乎每個選手都是靠自己打拼,也顯示出台灣人才外流的情形,在此背景之下,本研究針對台灣棒球選手的培養、人才流失的狀況、運動產業的結構,來提出因應策略並探討各級棒球員流失之因素。
    接著,由第二章的文獻探討來了解台灣棒球的歷史、環境、職棒制度的建立與企業贊助,進而深入認識台灣棒球的歷史脈絡及現況,藉此使本研究的目標與方向更加明確。
    第三、四章統整了研究的方法,其中包含了訪談的分析、題目架構與研究樣本的範圍,其中也包含了研究的限制,本研究以個案研究和訪談分析為研究方法,但是研究採取質性研究方式,且本文分析的理論與結果能否適用於其他同性質企業的個案,故在展現內容深度上可能會受到影響,需作進一步之深入研究與驗證。
    最後第五章為本研究的結論與建議,藉由訪談對象得到了球員人才外流的因素,亦在本論文最後提出了相對應的解決建議與方法,藉由教練師資、訓練環境與運動環境三個面向來改善球員外流的問題,進而提升台灣棒球的現況。
    Appears in Collections:[Department of Leisure and Recreation Management] Theses & dissertations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94View/Open


    All items in ASIAIR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