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94286/110023 (86%)
Visitors : 21700356      Online Users : 518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asiair.asia.edu.tw/ir/handle/310904400/100836


    Title: 台灣思覺失調症族群之貧血發生率
    Authors: 張凱惠
    Contributors: 健康產業管理學系健康管理組碩士在職專班
    Keywords: 缺葉酸;維他命B12;缺鐵性貧血;貧血;思覺失調症;台灣
    Date: 2016
    Issue Date: 2016-08-16 07:49:17 (UTC+0)
    Publisher: 亞洲大學
    Abstract: 背景:在精神醫療臨床實務上,可能會遇到病人接受精神科藥物治療後,開始產生有血液相關疾病,如白血球減少,中性粒細胞減少,粒細胞缺乏症,血小板減少,血小板功能缺陷等等。然而,很少流行病學以精神疾病人口為基礎,研究其貧血疾病的發生率。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較台灣思覺失調症精神族群接受治療後與非精神相關疾病族群罹患貧血的風險差異。
    研究資料和方法:本研究是採回溯性世代研究。使用台灣健保資料庫的資料(LHID2000),從2000年到2010年期間,選取年齡大於15歲的思覺失調症新診斷者,另外排除進入研究前已罹患有貧血疾病和可能較易造成貧血的相關疾病。最後,篩選拿取過藥物處方簽2次以上或是服用抗精神疾病藥物的用量大於7個DDD者,歸納為個案組;比照個案組的年齡、性別,依傾向配對分數以1:3篩選配對出非精神疾病族群對照組,所有資料追蹤到2010年。本研究使用多變量Cox比例風險模型來估算罹患貧血的風險和95%信賴區間,並利用SAS統計軟體9.4版進行資料整理及分析,存活分析方面使用SPSS 18版整理及分析。
    結果:本研究篩選出1092位病人為「思覺失調症新診斷者研究族群(個案組)」,而「非精神疾病研究族群對照組」則總共為3276位。個案組與對照組發生貧血事件之發生率分別為每1000人年43.38件及36.01件,兩組之間有顯著的差異(p=0.008)。而個案組發生貧血症狀風險是對照組的1.21倍(95% CI:1.05-1.39)。但經由控制病人屬性、共病情形及加入醫院特性之變項因素後,個案組貧血罹病風險與對照組,於統計上並無明顯差異(aHR=1.13;95% CI:0.94-1.37,p=0.20)。最後,經由對數等級檢定衡量兩組之貧血存活曲線差異分析,結果仍顯示思覺失調症新診斷研究族群之個案組的貧血累積發生率高於對照組(p=0.008)。
    結論:思覺失調症新診斷研究族群之貧血發生率相對於非精神疾病研究族群,確實有較高罹患貧血的風險。本研究建議,未來可以再做進一步的研究,以明確瞭解貧血疾病和精神疾病之間的關聯機制,有利未來精神醫療人員參考。
    Appears in Collections:[長期照護組] 博碩士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132View/Open


    All items in ASIAIR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